第(2/3)页 皇宫城角楼上,朱元璋举着望远镜啧啧称奇:“欧阳伦啊,你小子还真是把大明这滩水搅动了!“ 欧阳伦正给安庆公主剥橘子,闻言笑道:“太上皇,这蜂窝早就该捅——您听,百姓的笑声多敞亮?“ 远处集市喧嚣如潮,货郎的叫卖声中混着婴孩啼哭,港口的号子压过了海浪。 朱标忽然指着天空:“快看!“ 一群白鸽掠过琉璃瓦,爪子上系着各色彩绸——那是商贾们自发的庆贺。 其中一条红绸特别显眼,上书七个大字: “生娃造船报皇恩!“ “多子多福兴大明!“ 白鸽振翅,彩绸翻飞,整座京城仿佛都浸在蓬勃的朝气里。朱元璋忽然哈哈大笑,拍着欧阳伦的肩膀道:“好小子,这盛世——如你所愿!” 而朝堂上,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党果然如欧阳伦所料,并未公开反对,甚至“积极”配合。 “陛下,老臣以为,开放海禁一事,当设立市舶司严格管控,以防走私。”李善长出列奏道。 朱标满意地点头:“李爱卿所言极是,此事便交由户部与工部协同办理。” 退朝后,欧阳伦看着李善长远去的背影,嘴角微扬。 小李子凑过来,低声道:“驸马爷,李公今日怎么如此配合?” 欧阳伦轻笑:“因为他知道,反对无用,不如顺势而为,抢占先机。” “那咱们……” “不急。”欧阳伦眯起眼睛,“鱼儿已经咬钩,接下来,就看谁钓谁了。” 当夜,蓝玉府中。 “李公,我们难道真要看着欧阳伦坐大?”蓝玉愤愤不平。 李善长淡淡道:“蓝将军稍安勿躁。老夫已派人去查欧阳伦的海外商路,若能抓住他把柄,自有收拾他的时候。” 黄子澄阴恻恻道:“下官听说,欧阳伦在琉球的生意,似乎与倭寇有些牵扯……” 李善长眼中精光一闪:“哦?此事可有证据?” 黄子澄低声道:“暂无实证,但可以‘制造’一些。” 李善长沉吟片刻,摇头道:“不妥。欧阳伦狡猾如狐,若我们伪造证据,反会引火烧身。” 蓝玉急道:“那怎么办?” 李善长微微一笑:“等。欧阳伦的新政涉及太广,迟早会出乱子。到那时,便是我们的机会!” 然而,李善长不知道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被欧阳伦掌握。 驸马府的书房内,一名黑衣人单膝跪地:“驸马爷,李善长等人果然在查琉球之事。” 欧阳伦把玩着一枚玉佩,轻笑:“果然沉不住气了。传令下去,把我们准备好的‘礼物’送给李公。” 黑衣人一愣:“礼物?” 欧阳伦意味深长地说道:“对,一份能让他‘惊喜’的礼物。” 三日后,李善长收到一封密信,信中详细记录了淮西党近年来贪腐、结党的证据,末尾还附了一句话: “李公若再伸手,下次这封信,就会出现在太上皇的案头。” 李善长看完,脸色铁青,一把将信烧成灰烬。 “欧阳伦……好手段!” 宗人府,朱元璋和朱标正在钓鱼,欧阳伦则躺在边上的躺椅上晒太阳。 “欧阳伦啊,李善长最近怎么这么安分?”朱元璋突然问道。 欧阳伦懒洋洋地回答:“或许是他终于明白,跟朝廷作对没好处吧。” 朱标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是吗?” 欧阳伦笑而不语。 安庆公主端来一盘烤鱼,笑道:“父皇、陛下,尝尝驸马刚钓的鱼。” 朱元璋咬了一口,满意地点头:“不错!安庆这烤鱼的手艺是得了欧阳伦这小子的真传啊!” 欧阳伦看着湛蓝的天空,悠闲一口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