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三天时间在一种高度紧张和忙碌的准备中飞速流逝。 林决明几乎足不出户,全身心投入到对三井家提供的医疗档案的研究中。 病人的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棘手——一种极其罕见的、进行性延髓麻痹症,病变核心区域位于脑干与脊髓连接的生命中枢地带,现代医学手段已宣告束手无策,只能进行保守的维持治疗。 三井家送来的资料里,甚至包含了一些未经发表的实验性基因测序数据和神经电生理图谱,显示出异常复杂的信号紊乱。 林决明反复推演,结合古籍中记载的几种近乎失传的凶险针法,如更深层次的“风府刺法”变异、“颅底通督法”. 初步拟定了一个极其大胆且风险极高的治疗方案,每一步都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 与此同时,武藤光子以惊人的效率将一楼东侧的空房改造成了一间近乎无菌的临时医疗室。 空气净化系统持续运行,无影灯、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仪、紧急除颤器、呼吸机、以及林决明特意要求的一套精密电流针仪和一套特制长针(最长的甚至接近九寸)都已安装调试完毕。 整个房间弥漫着消毒水和精密电子设备混合的冰冷气息,与屋外叶山温暖的海滨氛围格格不入。 光子还在治疗室周边加装了额外的振动传感和声音采集器,确保任何异常动静都能被第一时间捕捉。 第三天傍晚,夕阳将天空染成绚丽的紫红色时,约定的时刻到了。 一辆经过特殊改装的、悬挂着低调但能看出不凡的民用牌照的黑色医疗转运车,无声无息地驶入叶山镇,精准地停在了林决明家的院门外。 没有鸣笛,没有喧哗,整个过程安静得近乎诡异。 车门打开,先下来的是一名穿着深色西装、表情肃穆的中年男子(似乎是三井家的高级助理),随后是两名穿着专业护理服、动作干练沉稳的男护士,他们小心翼翼地从车上抬下一张全自动医疗转运床。 床上躺着一位被薄被覆盖、身形消瘦、面色苍白如纸、双目紧闭的中年男性,鼻中插着饲管,周身连接着便携式监护设备,屏幕上跳动着微弱但稳定的生命指标。 他看起来沉睡不醒,但眉宇间依稀能看出与三井隆一郎有几分相似的轮廓。 林决明和武藤光子早已在门口等候。 林决明穿着简单的消毒服,神色凝重。 “林先生,人送到了。一切就拜托您了。”那名西装男子对着林决明深深鞠躬,语气恭敬。 “我会尽力。”林决明微微颔首,没有多言,示意光子引导。 转运床被平稳地推入改造好的医疗室,两名男护士熟练地将病人转移到中央的治疗床上,连接上室内更精密的监护设备,核对完所有参数后,便沉默地退到房间角落待命,如同两尊雕塑。 那名西装男子则留在客厅等候,气场强大,无声地彰显着三井家的存在。 医疗室的门轻轻关上。 林决明站在床边,深吸一口气,开始进行治疗前的最后检查和状态评估。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 同时,远在东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的黑川龙葵,正心神不宁地看着眼前的书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