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爷,三思……” “好好好,鸣金聚将!” 众将见朱棣不再坚持,心中都松了口气,立刻开始运作。 很快,城中驻守的将领和朱棣带来的将领纷纷聚集,加上千人将,足足聚了二百余人,只将这一小片城墙都站满了。 朱棣站上高台,望着这一小片人。 这些人中,跟随他二十余年的不在少数,其余都是这几年大夏兴盛,军中扩军后,他也随之提拔的将领,可以说都是自己人。 目光掠过这群‘熟人’,朱棣的目光眺望雄关外,看向那些正在被追杀的夏军骑士。 这时候,元军已经在逐渐收缩兵线,只留下了一处通向雄关城门的缺口,其中原因不言自明。 “王爷,要怎么做您下令吧!” 有宿将眼眶通红看着朱棣。 大家都是夏人,都是夏军,都是袍泽,谁的心也不是铁做的,当下有人请命道:“王爷,让我带一千人出去,我一定将人救出来!” “王爷,我也愿意出关,只求您能给我两个吊篮,我便是死,也要试着救救他们。” 也有人看出元人诡计,想要用自身的死,激发关内大军的士气。 “不要再说了。” 朱棣沉声道。 “开城门,本王亲自去,尔等不必等本王。” 听见后一句话,众将顿时瞪大双眼,不可思议看着朱棣。 却又见朱棣道。 “如若我能救回他们,则万事不提,如若我救不回来这些袍泽,也当与袍泽共赴黄泉! 尔等也不必气馁,只需杀敌,只需卫国,我大夏除了陛下之外,缺了任何一个人都能继续强盛,你们只需替陛下守好雄关,只说朱棣今日抱君恩,以生死全忠恕。” 喊完这一段话,城上众将已是虎目含泪。 却听朱棣又道:“朱瞻基!” 朱瞻基是朱棣长孙,今年方才十二,却被朱棣带上战场,身子瘦高的他被朱棣亲兵围在中间,在众将之中并不起眼。 “爷爷……” 少年朱瞻基早已泪流满面,踉跄着走出人群。 “哭什么!”朱棣呵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