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朝廷的对策-《三国之曹昂大帝》
            
            
            
                
    第(2/3)页
    “陛下!臣以为应该出兵消灭百济,以震慑宵小,扬我大魏国威,以免其他蛮夷有非分之想!”
    夏侯霸出列,行礼说道。
    对于百济方面,应该是什么态度,看看现在殿中站着的人,就能够猜测出皇帝的意图。
    如果,皇帝有哪怕一点谈和的想法,就不会只召见武将,而没有任何一个文官。
    由此可以断定,皇帝心里是决定出兵的,这也是夏侯霸站出来表态的原因。
    还有就是,上战场作战,可以建功立业,获得封侯拜相的机会。
    其他也纷纷站出来表态,赞同夏侯霸的提议!
    天子的意图这么明显,他们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作为臣子,当然要跟皇帝站在统一战线上。
    没有人会傻到跟天子对着干!
    “好!既然大家都觉得应该严惩百济,朕决定出兵帮助新罗,平定百济!”
    曹昂起身说道。
    “陛下!百济目无君上,行大逆不道之事,臣愿为先锋,为陛下生擒百济王,献于陛下,以儆效尤!”
    文鸯第一个站出来表态道。
    顿时,无数人捶胸顿足。
    毫无疑问,谁都清楚,与强盛的曹魏相比,百济就好比是一个羸弱无比的孩童。
    曹魏甚至都不需要动员禁军,只需要燕国和辽东、渔阳等地的驻军和郡兵动员起来,就能毫无压力的碾压百济。
    百济地方小政权,能存在到今天。
    仅仅是因为两个原因。
    其一:是因为当初,百济投降的速度快,态度又十分诚恳,曹魏需要百济来树立榜样,只要臣服曹魏的蛮夷,曹魏对不会亏待对方。
    其二,便是为了利用百济来,牵制新罗,以免最后新罗一家独大,半岛最终脱离朝廷的掌控。
    让新罗和百济互相牵制,有利于朝廷管理半岛。
    在没有名正言顺的理由下,朝廷也不可能派出大军消灭这些外蕃,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现在,百济作为曹魏的外蕃,公然和扶桑联合,背叛了朝廷,还敢对朝廷的另一个外蕃动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