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章 生命中无法承受的分离-《外科教父》


    第(2/3)页

    综合外科医生办公室。

    已经是下班时间,但是医生的生活从来没有“正常上下班”的概念。

    散乱的饭盒摆在办公桌上,这些都是空盒子,不管是菜还是饭都一扫而空,一点也没有剩余。

    小苏、唐菲帮忙收拾桌面,杨平、宋子墨、徐志良、奥古斯特、罗伯特等一众人又开始讨论病例。

    “脊髓存在水肿,没有横断,说明只是挫伤,四肢肌力现在有一级,只要手术及时,很大可能能够恢复,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我做过类似的手术,但只有几例,整个欧洲报道的类似手术案例不多,而这个伤员,寰椎存在粉碎骨折,我从未遇到这种病例。”

    奥古斯特是顶尖脊柱外科专家,经验非常重要,他一遍用纸巾擦拭自己的嘴角,一边发言。

    外伤导致头部与颈椎之间的关节分离,头部和颈部失去可靠的骨与韧带连接,仅靠软组织保持着连接。

    这种外伤其实并不少,只是医师能够见到的病例非常少。

    在颈椎外伤导致死亡的病例中,大约1/3是因为寰枕关节的脱位导致的,寰枕关节脱位很不稳定,绝大多数此类病人,或受伤当场死亡,或在搬运过程中,寰枕关节发生进一步错位,对脊髓中的生命中枢产生压迫或拉扯,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所以,能够或者见医生的病例,非常罕见,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

    “寰椎,这个名词取自希腊神话中的泰坦巨神阿特拉斯,就像这位巨神背负着地球一样,寰椎背负着整个头部,寰椎与头部之间形成的关节---寰枕关节,是头部与颈椎的唯一连接,我们人类硕大的脑袋就是依靠这小小的关节跟颈椎相连,与躯干相连---”

    奥古斯特指着屏幕上自动缓慢旋转的头颈ct三维重建图像,娓娓道来。

    “现在没有阿特拉斯,地球靠谁来背负,没有了寰椎,我不知道如何安置这颗头颅?”奥古斯特耸耸肩。

    罗伯特无奈地说:“寰枕关节的分离,真是生命中无法承受的分离!”

    “只能定制假体,假体上承头颅的枕部,下连接枢椎,中间还要模拟寰椎,也就是要塑造一个人工的寰椎、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宋子墨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个想法很大胆,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非常困难。

    “单纯的寰枕关节的脱位,尚有个位数的案例,合并寰椎粉碎性骨折的案例,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奥古斯特很是失望。

    “按照常理,这个病例不会出现我们面前,可是他偏偏出现了,我们总得做点什么吧?”徐志良沉默许久,开始加入讨论。

    而张林、小五却一直沉默不语,不是他们不愿意参与讨论,而是这场讨论太高端,他们完全没法介入,只能作为旁观者学习。

    “如果使用定制假体,粉碎的寰椎需要切除,完整地切除寰椎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术中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出血,更为困难的是手术需要俯卧位,中途又要转为仰卧位,体位的切换让头颅和颈椎的固定十分困难,术中不可能用支具固定,传统的颅骨牵引以及各种支架也无能为力。”奥古斯特又增加了新的忧虑。

    的确,术中如何让病人能够自由的切换体位,而不损伤颈髓,这又是一个巨大难题。

    “使用假体来固定,这是一个好方案,但是如果使用寰椎假体完成手术,头颅枕部与假体,假体与枢椎之间,如何实现稳固的长期的固定?当然,我们可以不用考虑这么长远,毕竟只要我们能够完成手术,不管能够稳定多久,在医学上都是胜利。”

    奥古斯特曾经参与一个欧洲与美国的学术交流会,一个美国医生尝试用这种方法完成手术,但是最终因为螺钉的松动,患者头枕部与颈椎的连接出现松动,最后呼吸停止。

    “可以改进这个方法,人工寰椎使用类似钛网的网状结构,由网状结构承担临时固定使命,而网状结构里面填充自体骨,比如肋骨或者髂骨,或者患者现有的粉碎寰椎,让自体骨能够与上端的头枕部及下端的枢椎完成骨性融合,这样一举两得。”杨平背靠椅背,说出自己的意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