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章 呼叫大郎-《外科教父》


    第(2/3)页

    手术室的划分,一般分为污染区,半限制区,限制区。

    在限制区活动,必须穿上灭菌处理的洗手衣和拖鞋,戴上无菌帽和口罩。

    外科医生在更衣室都是脱得精光,只剩下内裤,然后再穿上手术室的洗手衣。

    听到周灿的叫声,高桥立刻跟着张林和胖子一起去抬病人,这活,进修的时候,他经常干,而且还干得非常好。

    这个病人正好是脊柱侧弯的青少年,高桥可以跟着学习。

    忙完抬病人过床,宋子墨发给高桥一本手册,这是脊柱外固定架的技术指导,里面非常详细,看完后再跟着做上一些病例,有脊柱外科经验的医生就能上手。

    尤其有脊柱侧弯矫形经验的医生,更容易上手。

    高桥拿捏得很得当,该礼貌恭敬的时候,绝不随便;该和大家打成一片的时候,也绝无半点疏远。

    对于脏活累活,那是抢着干。

    第二台手术是脊柱外固定架的病例,二期临床实验的病例。

    同时,二期临床实验在协和、301、魔都六院、南都附一等医院开展。

    高桥拿到脊柱外固定架的技术指导,经过宋子墨的同意,用手机将每一页拍照,然后传回日本。

    让东大医院打印出来,然后组织人员翻译,再让所有参加临床实验的医生护士开始熟悉,逐字逐句地研读,然后进行反复考试,人人过关。

    “高桥,你脊柱外科方面的基础应该不错吧?”杨平问道。

    高桥恭敬地跟在旁边,始终保持落后半步:“杨教授,您还是叫我小高吧,这样比较亲切。”

    小高就小高吧,比如叫小日本比叫日本更顺口,小高比高桥确实更加顺口。

    “小高,伊里扎洛夫在四肢矫形的手术也比较熟悉吧?”杨平继续问。

    高桥明白,杨教授说的熟悉,可不是一般意义的熟悉。

    于是高桥如实地回答:“脊柱外科有所接触,外固定架在四肢的矫形做得还可以---”

    随后列举了自己在国际顶尖杂志的论文,一些国际专著,这些都是“熟悉”的佐证。

    嗯,还不错。

    “这台手术你们做吧,我在边上看看。”

    经过一期临床实验,宋子墨和徐志良已经完全掌握,可以代为传艺,杨平只需要关键时候指点一二。

    高桥搬来凳子,让杨平坐在角落,自己跟着大家去做手术。

    “小高,来来来!帮忙推一下c臂机!”

    “好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