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手头有钱,刘辩改造民生的计划便正式提上了日程。 督造过翻车的去研发工具,世代匠造的去做他的技术,擅长文字的去整理文牍…… 每个人都有光明的未来。 只是对于成了皇帝钱包的苦主们来说,这几天的日子却不大好过。 这群人里有的如窦财主那般屡世积财,想要在京城置业就近谋个面熟,好把下一代培养成文人士子的。 也有本就在此处,世代为官却中途文翰流失没了依仗的。 更有些是先帝在位时“得”了官职,却一直没能实授的。 最惨的就是那些为了所谓大功千里迢迢赴京,最后自投罗网的。 总之,蠢人蠢的各自不同,却大多败在贪之一字上! 这些人不敢说“冤有头债有主”,更不会自省自身寻找得失,如今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当初忽悠他们“可成大事”的那个人。 袁绍! 人被逼到一定份儿上,那便也顾不得什么四世三公了,只想讨个说法。 至少也要换个许诺,不能凭白被割了半副身家却就如此算了。 于是,声称闭门谢客的袁绍府上这些日子车马盈门。 只是大多数连袁绍门客的面都见不到,就铩羽而归,只有少数路子硬的才能走角门入府见上一面。 这场面,搞的个新任车骑将军好不尴尬。 按说他袁绍如今得了个如此大的名头,本该高兴才是。 虽说四大将军名号里除了大将军可以和三公一较长短,其他“位比三公”都是注了海的虚衔,但多少也是名声在外。 可袁绍是有苦自己知。 所谓“位比三公”,就是“位”“比三公”,与那个俸禄“比一千石”一样,发到手多少不看说的多少,只看你个人的本事。 将军无兵,就如三公不“录尚书事”,只是个头衔摆设。 当然,若本人是个手腕硬的,开府建牙与三公掰掰手腕不在话下。 如果不行,太软,那…… 可惜,如今他的实职就是个御史中丞,妥妥的实权武将变耍嘴文官! 这还不算完。 原本他手下那点兵就这样被收了回去,车骑将军何苗的手下又半点没拨给他。 这处境,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番明升暗降,让小皇帝着实玩了个明明白白!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