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近日洛阳城中却是流言四起,各种说法应接不暇。 其中自然有说大将军何进病卧不起、西凉军已然入主京中两大营,董卓挟持天子独掌大权云云。 但这流言太过夸张,传者多是博人眼球的好事之徒,所信者寥寥。 不过多日来京营纷纷闭门谢客,风雨不进,倒是让流言越发坐实了几分。 当然,京中人脉复杂,大家也不是傻子,当然都通过自己的渠道询问过当夜北郊之事。 但问归问,所得却多是只鳞片爪,难以得窥全貌。 甚至有人说什么皇帝侍卫以一敌四干掉了董卓手下四员大将,将董卓收拾的服服帖帖…… 大家都不是傻子,脑子烧坏了才会相信这种鬼话! 群臣本就想借着这次朝会试探究竟,却不想先是目睹了一场封官仪式。 本着“谁的获益最大谁是幕后黑手”的原则,如今那站在皇帝身边始终黑着一张脸的大汉显然是嫌疑最大的那个。 不过眼看如今统领尚书府录尚书事的袁隗都缩在一角闭口不言,老狐狸们不出头,年轻文官们自然都不敢对这旨意有所异议。 别人不说话,身为侍御史的孔融,却忍不了。 身为孔子后人、又身兼侍御使之责,以大嘴巴出名的孔文举怎么可能放过这么一个犯言直谏的好机会? 于是就在这尴尬的当口,一人排众而出,当先请奏。 “陛下,自先帝大行以来,朝廷封赏向来有度。如今诸位将军赏升品级得封俸禄分数应当。可微臣有一事不明,望陛下解臣之惑。” 话说的恭敬,却听得旁人直皱眉头。 御座上的刘辩自然也是认得这人,孔融嘛,也是他小本本上记着的。 大嘴巴,本事不咋地,引出刘皇叔的NPC…… 却没想到,这人还真是个直性子,想什么说什么,那句“自先帝大行”差点听的他笑出声,忍得异常辛苦。 敢这么当着儿子的面挖苦老皇帝,这孔文举也真不是一般人。 不过既然有人出来带头,刘辩自然也乐得这场大戏演下去,便黑着一张脸,挥手示意孔融把话讲完。 那边孔融也只是随口问问,他是御史,皇帝不让说,有些话也必须说! “陛下,请问陛下!当夜宫中北郊究竟有何变故,就连皇帝身边兰台史官都不知、不具?如此行事,怎堪记功?微臣实在不明,是何等功绩能让破虏将军一夜之间位列三公?若真有此大功绩可立,孔文举便是肝脑涂地也愿试上一试!” 这话说的,就算脾气再好也能被他噎死。 孔文举,不愧三国第二杠精! 刘辩心里给他默默点了个赞。 第(1/3)页